登录
/
注册
首页
>
消保宣传专区
>
宣传教育
【全民反诈在行动】阳光消费邀您参与反诈答题
快来参与反诈答题活动,了解更多反诈知识! 【全民反诈在行动】阳光消费邀请您参与反诈答题
【全民反诈在行动】暑期这五类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大家警惕
随着暑期临近 广大市民群众即将开启假期模式 需要提示的是 不管大家如何安排暑期活动 防骗这根弦不能松 从历年发案情况看 暑期有五类电信网络诈骗高发警情 需要大家警惕防范 兼职刷单类诈骗 暑期是学生兼职的高峰期,因学生社会经验不多、警惕性不足,易陷入兼职刷单诈骗的陷阱。兼职刷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网上网下各种渠道发布虚假兼职广告信息,吸引想做兼职的人入群参加刷单等任务,一开始发放小额佣金,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进一步诱导其下载涉诈APP,通过做“大任务”来赚大额佣金,并采取各种理由让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的诈骗。 该类诈骗三个重点环节的特征 一是吸引关注。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群聊、网站、短视频平台、快递、街面广告等多种渠道,发布招募刷单、点赞、推广人员等广告,以“兼职刷单轻松赚钱”“高薪兼职”等吸引关注,诱导事主添加微信或QQ好友,并进入所谓的“兼职群”。 二是骗取信任。当事主完成首单或小额...
【全民反诈在行动】骗子来了!收好你的“两卡”!
“想贷款,先刷流水。” “想赚钱,先发几条短信。” 躺着就能赚大钱 这样的噱头唬住了你没? 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等 出租、出借、出售给他人 不经意间为电诈分子提供便利 轻则违法,重则犯罪 真实案例 市民小张在家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平安普惠”的工作人员,问小张是否需要贷款。小张正好有贷款需求,便添加了对方的微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进入“在线咨询平安普惠9号窗口”。 对方发给小张一个5万元的贷款合同,称需要先刷50%的流水。小张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号和验证码,银行卡被自动扣款10000元。 随后,对方转账5000元到小张的另一张银行卡上,又给了小张一个收款码,让小张扫码将5000元转到对方另外一个账号完成50%的流水,贷款的钱就可以发放,此时小张发现不对劲,立刻报警。 再次回顾一下什么是“两卡” “两卡”是指手机卡、银行卡。手机卡包括日常使用的联通、移动、电信等运营商的电话卡...
【全民反诈在行动】北京警方通报五类暑期高发诈骗手段 涉出行、演唱会、游戏等
7月2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刑侦总队政治处主任李小燕介绍了今年以来北京警方打击治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有关情况,并通报五类暑期容易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并作防范提示。 暑期兼职刷单类诈骗高发 别被“大任务”吸引 据介绍,暑期是学生兼职的高峰期,因学生社会经验不多、警惕性不足,易陷入兼职刷单类诈骗的陷阱。兼职刷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网上网下各种渠道发布虚假兼职广告信息,吸引想做兼职的人入群参加刷单等任务,一开始发放小额佣金,骗取受害人信任后,进一步诱导其下载涉诈APP,通过做“大任务”来赚大额佣金,并采取各种理由让受害人不断加大投入的诈骗。 该类诈骗有三个重点环节的特征:首先是吸引关注。诈骗分子通过短信、电话、群聊、网站、短视频平台、快递、街面广告等多种渠道,发布招募刷单、点赞、推广人员等广告,以“兼职刷单轻松赚钱”“高薪兼职”等吸引关注,诱导事主添加微信或QQ好友,并进入所谓...
【全民反诈在行动】反诈是门必修课,筑牢防线守好责 请查收《2025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全文)
文章转载来源:北京反诈公众号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这些诈骗活动已经盯上了青少年!
案例一:出租银行卡以为“躺赚”,其实反成“帮凶” 大学生小张偶然看到“出租银行卡,月入过万”的广告,心动之下联系对方,提供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短短数日,他的账户被用于非法资金流转,涉及金额超百万元。尽管小张仅获利2000元,但因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简称“帮信罪”)被依法追责。 【阳光消费提示您】认清“帮信罪”本质:明知他人实施网络犯罪(如电信诈骗),仍提供支付结算工具(银行卡、收款码等)即构成犯罪。拒绝蝇头小利:买卖、租借个人身份证、银行卡等行为均属违法,切莫因小失大,沦为犯罪“工具人”。 案例二:班级群里的“李鬼老师” 某日凌晨,初中家长群中“班主任”突然通知紧急缴纳学费,并附上缴费链接。家长王女士察觉异常,立即致电核实,发现竟是骗子冒充老师潜入班级群行骗。类似骗局还包括伪造“奖学金发放”“课程表更新”等名义,诱导转账或窃取信息。 【阳光消费提示您】收到缴费通知时,切记谨慎谨...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张大爷只是下载个陌生APP,竟然丢了10万块?
一、案例直击: 七旬老人张某,在互联网浪潮下,借助智能手机开启了数字生活。一天,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称是投资大师的私人课堂,能手把手教他投资,低投入高回报。张某半信半疑,被吸引加入了一个名为“XXX大师投资群”。 群里消息不断,有人感谢大师指点,称投资某股小赚两千;还有人兴奋表示投了二十万,月收益两万。张某心动了,暗自琢磨着用养老金试试。随后,电话那头的人让他下载一个APP,说充值后能实时查看股票增值情况,轻松实现财富增值。 张某下载APP后充值了 10 万元,看到屏幕上股票走势图一路飘红,投资与收益的数字不断跳动,投资 10 万元,当日收益 200 元,累计收益 3000 元。他喜笑颜开,觉得这收益不错,便又追加投资 10 万元。 然而,当张某想要提现时,却发现无法操作。看着手机屏幕上“无法提现”的提示,他瞬间脸色苍白,懊恼不已。 二、阳光消费提醒您 “投资理财”类诈骗手法多样,...
【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我们与非法金融的距离有多远
上一页
...
4
5
6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