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
“我家孩子给我买了智能手机,还教了我怎么微信付款、手机转账,以后再也不用一大早去银行排队办理业务了”。70岁的刘大妈乐呵呵地向邻居分享自己的智能化金融体验,赢得邻居大爷大妈们一片羡慕。
当前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各种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突飞猛进,年轻人们乐此不疲,可上年纪的老年人却纷纷犯难。为保障老年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在去年出台《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通知》,要求各金融机构针对老年消费者需求,不断加强针对老年人的金融知识宣传力度,引导他们能用、会用、敢用、想用智能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提高老年人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在这里,为您介绍几种乐享智能化“适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方式和渠道。
一、线下银行网点
线下银行网点是很多老年人首选的金融服务阵地,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存折、柜台服务,当下很多银行网点为满足老年群体的金融需求,进行智能化适老转型。例如针对老年人集中领取社保、养老金的阶段,灵活安排人员配置;或增加可受理存折的自助服务设备,由专员指导老人使用;针对行动不便或偏远地区的老年消费者,有的金融机构提供可移动智能柜台,为这些老年人提供更便利的金融服务。
二、线上适老APP
同时,很多银行已经推出适老版本的手机银行APP,界面更简捷、字号更大、交互更突出,更加适合老年人使用,常用的查询、转账等功能一目了然,让您在工作人员或子女的引导下,很快就能上手。
很多老年人出门习惯用纸质现金,而现在的店家大都选择电子收款。其实老年人也可以轻松学会使用电子支付,例如支付宝的“长辈模式”下,一些老年人不常用的功能被关闭,界面的图标和文字放大,而且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使用一键直达人工服务,大大提升了老年人电子支付的便捷度,当您再出门的时候,只需要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体验到年轻人一样的金融支付体验了。
当然,如果您还是习惯之前的传统服务方式,银保监会还提出16项举措并“禁止行为清单”,例如不得强迫老年人使用银行卡,不得强制老年人通过自助智能设备办理业务等。如您的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您可以拨打银保监会12378热线进行投诉。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老年人金融知识相对匮乏,防备心比较弱,在使用智能化适老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同时,您一定切记,远离陌生可疑人员的亲近,不熟悉的电话、微信、短信不要轻信,网银、微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产品里不要放太多钱,购买金融产品要先询问家人。
老年人使用智能化适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是为了更好的融入当下的智能社会,也是为了您的便捷性和舒适度。相信在金融机构和老年人的共同协作下,一定可以跨越“数字鸿沟”,乐享不断提升的金融服务获得感。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