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详情页

2024年9月宣传月-【风险提示】年轻人擦亮慧眼,警惕非法“代理维权”陷阱

2024年09月13日

        近年来,不少非法代理平台将目标瞄准年轻人,打着“代理维权”的幌子,怂恿、诱导年轻消费者采取非理性手段投诉金融机构,获取不当利益,损害年轻消费者的权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

案例警示:

         小王习惯性超前消费,购买奢侈品,手上多张信用卡面临逾期。偶然间在网络上看到“专业反催收”“修复征信”的广告。小王联系到工作人员,对方收取了5000元的咨询费、手续费,并要求提供身份证、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随后,唆使小王编造事实、伪造证据,按照千篇一律的投诉话术,向监管部门投诉,进而发展为缠访、闹访等过激行为。最后,小王非但没有解决问题,更因拖延信用卡欠款,导致承担逾期滞纳金和罚息。

        非法“代理维权”四大风险:

        风险一:纠纷解决遭阻碍。“代理维权”的组织和个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其通过编造或歪曲事实进行恶意投诉,违背诚信甚至突破法律底线,不仅侵占消费者正当的维权渠道和资源,阻碍消费纠纷正常解决,还扰乱了金融市场正常秩序,甚至涉嫌违法犯罪。

        风险二:信息泄露隐患多。“代理维权”的组织和个人一般会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通信信息、家庭住址、金融账户等敏感信息,给消费者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及被非法利用的风险;有些组织甚至擅自、恶意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办理小额贷款、申请信用卡等;如果消费者想终止代理协议,还可能遭到骚扰、恐吓。

        风险三:经济负担更沉重。“代理维权” 的组织和个人除收取高额的咨询费、手续费外,还可能通过掌握消费者的银行卡账户,截留侵占资金;同时,非法代理退保会使消费者处于退保后无保险保障的状况,非法代理信用卡维权则一般采取拖延偿还信用卡欠款的方式进行,导致消费者承担逾期滞纳金及罚息等。

        风险四:征信污点影响大。贷款、信用卡使用记录等均已纳入征信范围,如果消费者轻信“代理维权”组织和个人的教唆,采取暂停或拒绝还款等行为,很可能因逾期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导致个人信用受损,对后续申请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甚至就业等产生不利影响。

        非法 “代理维权”危害大,请年轻消费者擦亮慧眼,警惕非法 “代理维权”陷阱,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

上一篇:

下一篇: